共青团中央扶贫

      【概述】 201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以下简称共青团中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扶贫工作文件】  2012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动员和支持各级团组织及广大青年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国开办发〔2012〕35号),对合作实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推动小额贷款纳入扶贫贴息政策和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扶贫等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各级团组织加强与当地扶贫部门合作,全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创造了政策条件。

      【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一是共青团中央联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通过向银行推荐青年创业项目,推动联保、互保、自然人担保、经济功能组织担保等担保方式创新,各级团组织着重帮助贫困地区青年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同时,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深入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助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年,推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641.52亿元,140.26万名农村青年获得创业贷款支持。二是继续加大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部门合作,重点面向贫困地区青年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帮助贫困地区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联合扶贫部门面向中西部地区农村“两后生”实施“雨露计划·扬帆工程”助学行动,共遴选1400余名贫困地区的农村“两后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全年各级团组织共培训农村青年1101.16万人   

      【志愿者扶贫】  一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面向中西部地区继续实施基础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7个服务专项。联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201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自2012年8月起,将志愿者基础生活补贴从每月760元上调为1000元。新招募志愿者8500名,派遣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830名,使全年总体实施规模保持在17000人左右。二是扎实开展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向全国500个县征集科技支农服务需求572个,整合高校资源组建442支全国级“科技支农”重点团队进行专项需求对接,开展科技支农服务。全年共组织400万学生志愿者、20万支各级志愿服务团队赴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开展教育帮扶、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文艺演出、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社会扶贫】  共青团中央充分发挥团的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优势,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起团组织内部力量和外部资源协力参与的社会化扶贫工作机制。

      1. 组织青年专家和青年企业家赴西部地区进行挂职和交流。其中,选派172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挂职服务,此工作项目已累计选派了12批共1400余名成员。组织近300名青年企业家分别赴贵州大方、织金、金沙等国家级贫困县,陕西富平、澄城、临渭、韩城等陕甘宁革命老区以及青海等西部省份,研讨交流合作项目,开展希望小学探访活动,并捐赠人民币26.87万元。

      2. 成立“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团。相继在吉林、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区的欠发达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在甘肃和宁夏等地为贫困青少年群体送医、送药、送技术,共为200个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服务中心送去价值198万元的医疗器械设备,为15000户贫困家庭和青年农民工免费发放30万元药品、10000册医疗保健读本,培训乡村青年医务人员654名。

      3. 加大希望工程和书海工程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实施“希望工程重点资助百县计划”,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选择100个县对口援助。全年向湖北五峰、宁夏海原等地支持资金1319万元。其中,援建希望小学23所,支持资金920万元;资助学生7439人,支持资金399万元。同时,依托书海工程向中西部20个省份的1500余家单位捐赠图书13680万码洋。

      4. 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人才输送力度。面向“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实施“优秀大学生西部基层建功计划”,引导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就业。全国共遴选出429名学生作为2012年度“优秀大学生西部基层建功计划”人选。同时,争取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资助西部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全年共遴选西部省份高校750名家庭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150万元。

      5. 加强贫困地区与发达省份学生的交流互动,动员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青少年民族团结交流万人计划”,开展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会观察活动、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实践锻炼活动、各民族中学生暑期同心营、“各族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等系列活动。全年共有2600余名各民族青少年赴上海、山东、四川等地参加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贫困地区基层团组织建设】 共青团中央筹集资金,为2218个中西部地区县级团委提供每年3万元的工作经费;安排624万元资金,为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24个乡镇提供各1万元工作经费。同时,继续选派地市以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驻县级团委指导工作,共有714名团干部赴西部贫困地区部分县级团委开展工作,组织全国部分高校的2389名团干部赴县级团委挂职,向中西部503个县派遣西部计划基层青年专项志愿者2600多名。加强对贫困地区中学、中职团委书记培训工作,按照分层分级培训原则,面向中西部20个省区市中等职业学校团委免费下发《中职学校共青团干部读本》《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技能培训游戏100例》等培训教材。

      【定点扶贫】 共青团中央第十二、十三批扶贫工作队在山西灵丘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适合灵丘地区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径、模式和方法,推动定点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1. 深入实施整村推进工作。继续以武灵镇韩家房村为重点,围绕改善村容村貌、扶持农业产业、推动社会事业等内容,实施整村推进工作。一是完善“合作社+党支部”的模式,着重发挥“灵丘县同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集聚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助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落实80万元的中央专项环保资金,实施村容村貌改善、街道污水排放和治理工程。三是加大对青年创业项目“鹏飞养猪场”的扶持力度,帮助引进种猪和饲养技术、提高养殖水平,帮助其达到年出栏200头的规模;加快48栋日光蔬菜大棚建设进程,使其成为带动韩家房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 继续推进农业产业项目。围绕产业带动和项目带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努力发展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产业项目。一是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建立赵北乡种薯示范基地50亩;推进东河南镇玉米新品种实验项目,建立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50亩。二是完善农产品营销链建设。与中国农垦集团合作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1个、灵丘农产品直营店1个,吸收县内10家农业企业入驻。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发挥上海种都技术服务站、蔬菜培训中心作用,开展蔬菜种植培训与观摩;在大作农业园区建立蔬菜病虫害远程会诊视频医院;协助有关部门举办全县设施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会,编印《蔬菜栽培技术手册》5000册。联合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山东潍坊团市委、河北保定团市委等单位,分别组织60多名青年致富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外出考察学习农业新技术、新项目。

      3. 全力服务旅游及招商工作。与中青网联合建设“灵丘旅游网”,开展灵丘旅游宣传推广月等活动。在北京举行的华北旅游推介大会上,对灵丘旅游资源进行了专项推介。依托全国青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及山西青年企业家协会等力量,搭建投资平台,吸引企业来灵投资合作。同时,协助县委、县政府抓好灵丘县300万吨钢厂建设项目协调工。

      4. 加强农村青年人才培养。一是举办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实用技能培训2期,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60余人。同时,支持平型关职业中学启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同时,完善灵丘青年创业基金的项目运作,增资1万元,收回贷款13万元,为服务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继续协助县委组织部安排11名灵丘干部外出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提高能力。三是举办青年致富带头人巡回报告会12场,联合县委宣传部共同推出“灵丘县农村致富带头人风采”专题电视节目11期。

      5. 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一是整合社会资源,继续为中小学捐赠电脑、图书等,推动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及教师生活条件。协调企业家和日本友人捐资1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联系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北京君泰律师事务所向灵丘县捐赠50箱物资。二是协助联系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等部门,改善老区敬老院、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所的条件。帮助赵北乡白台村新建村卫生站1个并捐赠相关书籍3万码洋;募集项目资金90万元,推动落实了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等2个乡镇卫生院、2个卫生站和6个红十字书库项目。   

      (共青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