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1年,贵州省深入实施“扶贫脱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推动扶贫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0万人,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绩效考评中,贵州省从2008年全国较落后的位置上升到2011年全国第十名,位次前移21位。2011年,贵州省共获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3.0251亿元,增幅为36%,排全国第一。

      【扶贫规划】 2011年,贵州省全面启动《贵州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贵州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贵州省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贵州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贵州省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及《贵州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等六个规划编制工作。

      【整村推进】 2011年,贵州省完成291个贫困乡和1342个贫困村整(乡)村推进任务。改整村推进为整乡数乡推进工作得到中央领导肯定。

      【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贵州省开工建设20个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建成“滋黔”一期工程项目9个、烟水配套工程80万亩、机井240口,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0万亩,解决了32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通信基础设施投资55亿元。完成电网建设和改造投资170亿元,行政村电网改造率超过90%。乡村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

      【县为单位、连片开发试点】 2011年,贵州省确定息烽、道真、正安、习水、关岭、普定、长顺、三都、施秉、丹寨、黎平、思南、松桃、德江、沿河、赫章、威宁、水城、普安等19个“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县。共投入资金1亿元,拟整合涉农资金6.8亿余元,共覆盖项目村300余个,扶贫农村人口30余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万余人。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2011年,共安排财政资金5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195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3550万元。完成100个省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的筛选确定工作。累计在42个县的 300个贫困村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其中:中央试点130个村,省级试点170个村。贵州省互助资金试点村覆盖农户总数已达153639户,贫困农户60872户;参加互助资金农户达42658户,参加互助资金贫困农户达22622户。目前,300个互助社资金总量达6055.11万元,组建了2653个互助小组,累计发放借款 9047.60万元,其中:累计向贫困户发放贷款3969.48万元。累计还款额6440.78万元,借款归还率71.18%。

      【雨露计划】 2011年,贵州省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60万人。完成“雨露计划”等各类培训11.7万人,稳定转移就业3.6万人。与江苏省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签订了就业协议,在毕节力帆时骏振兴集团建立了第一家定点培训基地。资助全日制普通高校录取一本、二本贫困家庭子女和进入“雨露班”职业教育培训的贫困家庭子女人数达到5000人。504名来自威宁、大方和纳雍的贫困家庭学生通过“黔深雨露直通车”进入深圳携创技工学校就读。

      【产业扶贫】 2011年,贵州省草地畜牧业新增种草64.4万亩,新增购羊47.5万只,项目区1万余户农民实现就地转产。启动实施21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全省核桃新增种植52万亩,完成新建和改造油茶林70万亩。马铃薯播种面积达1232万亩,超计划23.2%,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原种扩繁、一级种扩繁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17%、106.95%、108.26%。

      【移民扶贫】 2011年,贵州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万人。

      【社会扶贫】 2011年,大连、青岛、宁波、深圳四个对口帮扶城市共向贵州省贫困地区无偿投入帮扶资金1.8亿元。贵州省新增中石油、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攀钢等中直单位定点帮扶盘县、习水县、施秉县,目前共有23家中直单位在贵州省37个重点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

      【扶贫干部培训】 2011年,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投入1200万元,培训扶贫干部13.5万人。

      【老区建设】 2011年,国务院扶贫办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500万元,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夹石镇的池塘、山羊等10个村开展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工作,项目总投资3779.78万元,项目89个,已全部启动实施。2010年确定的威宁、纳雍、习水3个项目县共修建通组公路211.77公里、修建串户路160.7公里、庭院硬化565户16万平方米、铺设饮水管道83.5公里、修建小水窑316口、建沼气池541口、修建文化广场2000余平方米、改圈3295平方米、修建公厕80平方米、架220伏输电线路1公里、建成1000立方米水库1座、埋设直径为1.5米的引水管道200米、打通直径2米的隧道30米、修建防洪渠道300米、整治河道3.25公里,为项目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两项制度衔接】 2011年,贵州省对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摸底调查,并将贫困户家庭信息录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完成321万户、913万人贫困人口信息补录入工作。基本掌握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分类(扶贫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情况。在国家未提高并公布新扶贫标准的情况下,超前完成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外资扶贫】 2011年,日本政府贷款的贵州环境与社会发展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57亿元。

      【“减贫摘帽”】 2011年2月25日,贵州省出台了“减贫摘帽”政策,“摘帽不摘政策”成为贵州今后扶贫的新举措,激发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减贫摘帽”的理念成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主流意识。2011年,贵州省施秉县、盘县、兴仁县三县66个贫困乡实现“减贫摘帽”。

      【集团帮扶】 2011年,贵州省31位省领导牵头集团帮扶32个重点县、51个贫困乡。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思路,对每个定点帮扶乡镇集中投入100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并以县为单位按照1:3以上的比例整合各类资金,通过机制创新,整合资源,综合治理,重点突破,板块推进,力争用2-3年的时间使定点帮扶的贫困乡镇整体脱贫,做到“不脱贫、不脱钩”。打造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县为单位整合资金”、“连片开发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产业扶贫与现代农业相结合”、“转移就业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绩效考评与以奖代补相结合”、“集团帮扶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等行之有效的集团帮扶新模式。

      【“四帮四促”】 2011年,贵州省组织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即:帮助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2011年7月份,在“四帮四促”活动载体的基础上,贵州省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一线。全省1万多名党员干部,推行“一线工作法”,走农户“结穷亲”,探索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乡村旅游扶贫】 2011年11月2日,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的财政扶贫资金,5年内,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围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和生态休闲游等主题,加快形成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多元化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到2015年形成10个以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20个地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100个各具特色的县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2011年,贵州省已经启动实施21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