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1年,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和提出的“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围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扎实实施扶贫开发“3456”工程,突出了连片特困地区、移民安置区、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抓好民生工程任务落实等“四个重点”, 在扶贫和移民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方面,在贫困地区、移民安置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能力相结合方面,在扶贫开发与农村社会救助有效衔接方面,在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方面,在公共项目资金使用成效与进一步构筑严密高效监管体系相结合方面推进了“五个创新”,强化了整村推进、搬迁扶贫、产业扶贫、“雨露计划”、扶贫项目试点、社会扶贫等“六项工作”,实现了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有新提高,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有新改善,扶贫和移民工作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有新增强的“三大目标”。

      【扶贫资金投入】   2011年,国家、省两级对扶贫开发共投入资金总量8.03亿元(不含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较上年增加了1.45亿元,增幅为22.1%。其中:国家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51亿元,较上年增加1.26亿元,增长了23.93%,省级配套的专项资金1.53亿元,较上年增加0.20亿元,增长了14.88%。

      【整村推进】 2011年开展了江西省“十二五”3400个贫困村的选定工作,并编制完成《江西省“十二五”国家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和《江西省“十二五”省级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安排2011年全省整村推进资金3.4亿元,部署选定和培育100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安排国定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专项资金5208万元用于开展国家贫困村整村推进。

      【基础设施建设】  将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江西省扶持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近9000个,修建道路近3万公里、山塘水库2500多座、桥梁850座、排灌站610座、沼气池12390个,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30多万人;实施公益事业建设项目4682个,共新建和修善学校610所、卫生所780个、文化站420个、村级活动场所530处;继续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改善生态环境,贫困村清理垃圾近30万吨、污沟3.3万处、路障1.6万多处,村内改路12.3千公里、改水2.8万处、改厕6.1万多个,植树造林3.5万多亩。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得到新改善。

      【产业扶贫】  2011年江西省安排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和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2050万元,选定和培育20家示范龙头企业和 50个农民合作经济示范组织。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重点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协会产业发展项目164个,带动项目贷款约11亿元。项目共辐射带动8万多贫困农户,带动户均增收300多元。全年共发放扶贫到户贷款贴息资金800多万元,带动农户贷款2亿多元。扶持农户13867户,其中贫困户8384户。2011年全省扶持产业项目4000多个,覆盖贫困农户50多万户、200多万人次;贫困村兴建林果、油茶、蚕桑、烟叶、药材等种植面积近20万亩,发展猪鸡鸭和草食畜牧养殖700多万头(羽),发展养鱼、养虾以及其他特种水产养殖水面12万多亩。全省21个重点县达到人均纯收入3725元,增长19.8%,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0.7个百分点。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加强检查督促力度,着力提高了试点工作成效。2011年是全国“互助资金”巩固提高年,全省紧密结合国家要求,组织开展了对全省300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抽查。安排新增50个村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全省互助资金试点村已经达到350个。在乐安和万安两个县开展了贫困村互助资金奖励试点。完成了国务院扶贫办在上犹、遂川两县开展的“互助资金财务软件操作试点”工作。选定和培育了22个“互助资金”示范村。

      【连片开发试点】。完成了江西省7个“连片开发”试点县的总结报告,认真总结了近年来的试点工作经验和做法。会同省财政厅对2011年的四个试点县进行了检查考评,并按规划要求发放了 “连片开发”资金2000万元。

      【彩票公益金试点】  2011年国家新增安排江西2个重点县、每县扶持资金1500万元开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整村推进试点”。两个试点县的试点工作规划一次性通过国家评审,开始实施。

      【移民扶贫搬迁】 2011年继续按照《江西省搬迁移民工作指南》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严格规范操作。加大投入,搬迁扶贫补助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4000元,5万人年度搬迁任务继续与生态移民、以工代赈移民统一实施,并进一步统筹地质灾害避灾、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省级直接为贫困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增加的投入资金达1.81亿元。全省实际完成50829人,超计划完成1.7%。其中,集中安置36461人,分散安置14368人;建房安置42994人,购房安置7835人,敬老院安置56人。

      【雨露计划】  2011年,全省安排“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2100万元,计划培训3.3万人,实际累计培训34599人,完成年计划的103.5%。其中:“贫困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累计培训18936人,为年计划的103.61%,转移就业人数为17651人(其中省内转移就业13680人,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77.5%),转移就业率为93.21%;“中高级技工培训”累计培训4086人,为年计划的105 %;“自主创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1577人,为年计划的102.8%。大力开展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争取到兴国、遂川、鄱阳、乐安四县为试点县和培训补助资金881.4万元。清理、整顿并重新确认了168家培训基地,贫困户子女职业技能学历培训补助标准原来每人1500元提高到2000元。

      【科技扶贫】  科技扶贫试点。2011年,为兴国、于都各争取到100万元科技扶贫试点资金,分别扶持银杏叶提取和脐橙智能节水滴灌项目;在全省安排科技扶贫项目30个,依托产业扶贫,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大力扶持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科技扶贫主题活动。由2010年启动的“融入鄱湖建设,实现生态扶贫”主题科技扶贫系列活动,于2011年圆满结束。先后在余江、进贤、万年、都昌、永修和鄱阳等县组织开展,进行现场技术咨询和入户技术指导;开展农业实用技术讲座;赠送技术资料,助推鄱湖地区生态支柱产业发展,受益群众达6000多人。此次活动,江西日报等媒体进行了跟踪采访和报道;江西卫视进行了专访。

      科技培训。组织参加国务院扶贫办的培训7期187人次;全省共组织干部培训441期46088人次,其中:组织参加国家有关部委的干部培训13期207人次;省本级完成6期、共610人次。

      【社会扶贫】  2011年进一步拓展了党员干部结对扶贫、企业帮村带户、社会人士资助扶贫和大学毕业生“三支一扶”等工作领域,重点瞄准3400个贫困村定点扶贫全覆盖,完成了新一轮省直181个部门和省直属110个单位定点扶贫安排部署,落实了市、县部门单位定点扶贫,动员引导了各方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共筹集整合各行各业、社会各界扶贫投入达到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0%。开展了社会扶贫评选表彰,由省委、省政府发文表彰了省直单位定点包扶先进单位86个、先进个人57名;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文表彰了省直(属)单位定点扶贫先进单位30个、先进个人26名以及全省社会扶贫模范人物10名。

      【新一轮扶贫攻坚】 在全国率先确定了3400个贫困村,扶贫开发作为重要任务纳入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和全省“十二五”规划、“三农”工作、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部署;根据全省扶贫重点县的实际,提请省委、省政府在新一轮扶贫开发部署中全部保留重点县,稳定了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罗霄山区17个县划为国定特困片区,提出了划定省级特困片区8个县的意见并拟定了规划,调研提出了促进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的政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特困片区和中央苏区扶贫攻坚部署以及“四个一”组合式扶贫重大举措,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根据全省实际适时提出了2300元的扶贫标准,与国家新的扶贫标准相对接,锁定了全省438万贫困人口,确定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工作对象。

      【扶贫宣传调研】 强化扶贫开发宣传,2011年在国家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1000余篇。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成功承办了全国特困片区扶贫攻坚高级研修班、科技扶贫工作会议、全国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调研和非洲赴赣扶贫开发考察培训班等多次全国性高层次工作活动,向国家上级部门、兄弟省扶贫和移民部门领导乃至国际友人展示了工作经验、典型及成效。同时,开展了全国、全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先进的评选、表彰和宣传,组织参加了“新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成就展”并获优秀组织奖,编印了社会扶贫和移民示范村建设画册,出版了全面反映江西实施移民扶贫搬迁民心工程的大型报告文学《大山作证》,大力宣传了江西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的辉煌成就。加强“五个创新”工作调研,形成调研成果材料80多篇,并积极推进了实践创新。

      【扶贫资金管理】 落实扶贫工作各项监管措施,加强资金项目的巡查和稽查,严格执行民主集中、“三重一大”、风险廉能管理等各项制度,认真组织开展扶贫资金绩效考评,扶贫资金在绩效考评中评为全国A级。下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的通知》(赣财农[2011]164号),组织各设区市28人,分赴11个设区市、33个县开展了财政扶贫资金交叉考评。按照“创新扶贫到户扶持机制,采取多种方式,使扶贫对象得到直接有效扶持”的要求,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江西省2011年巩固“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识别成果,创新扶贫到户资金使用机制试点工作指导性方案》,在21个重点县内以产业为依托对部分识别对象尝试开展“细胞工程”,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点对点的帮助,积极探索多模式、多形式的到户扶持新路子。

      【扶贫规划】 完善并印发了扶贫总体规划及各方面专项工作规划,组织制定了3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规划,落实了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工作基础;在国定连片特困地区确定以前,就部署各相关设区市进行摸底调查,收集大量数据和资料,形成《江西省国定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各设区市国定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在国定连片特困地区确定以后,又及时部署列入国家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赣县、井冈山、乐安、莲花等17个县(市)及相关设区市根据中央精神重新规划,制定了《江西省国定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十二五”扶贫攻坚规划(2011—2015年)》。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部署了在吉安、上饶、广昌、修水等8个未列入国定连片特困地区的县编制了《江西省省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规划》。

      【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2011年 12月20日,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了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新世纪以来十年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扶贫开发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动员部署全省上下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省委书记苏荣、省长鹿心社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张裔炯主持会议。省领导傅克诚、舒晓琴、凌成兴、赵智勇、史文清、周萌、蔡晓明、陈达恒、熊盛文、谢茹、胡幼桃、钟利贵出席会议。

      【《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2011年12月31日,江西省委省政府正式颁发了《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纲要》主要内容分七大部分、共三十四条。第一部分,概述了扶贫开发的显著成就、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推进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第二部分,明确了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基本原则。第三部分,确定了到2015年、展望到2020年的目标,分别从促进增收、改善条件、提高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三大方面,明确了13项目标任务。第四部分,明确了扶贫标准和扶贫开发对象范围,要求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突出连片特困地区主战场、继续支持重点县、坚持以贫困村为基本单位实施扶贫开发。第五部分,强化了推进扶贫开发的措施,确定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分别提出了共23条具体工作措施。第六部分,规定了扶贫开发政策保障,围绕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扶贫和低保两手抓、发挥“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综合效益,明确了11个方面的支持政策。第七部分,明确了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责任制、领导干部定点扶贫、改进作风、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开发管理以及培训宣传、统计监测、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了要求。《纲要》成为全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纲领。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