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1年吉林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4057.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49586万元(财政发展资金30556万元,以工代赈资金1020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830万元),省财政投入3666万元,增长21%。发放扶贫贴息贷款50970.5万元。
吉林省委、省政府连续五年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强力推进。2011年,吉林省政府下发了《吉林省2011年实现2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方案》(吉政办明电﹝2011﹞50号),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重点,制定了工作措施,提出了年度工作目标。全年实现21.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完成计划的106%。
【扶贫规划】 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编制《吉林省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吉林省“十二五”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组织指导全省各县(市、区)编制了“十二五”1500个重点贫困村的村级发展规划。
【整村推进】 启动21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在贫困村积极推进互助资金、科技扶贫、彩票公益金支持老区贫困县整村推进项目和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做到建设项目一次规划,两年实施。以县为平台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集中力量,综合扶持,确保了70%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贫困群众产业开发等增收项目,同步推进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建设。每个贫困村安排7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77个,其中,产业增收项目524个,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253个。
【扶贫成就展】 2011年6月10日至15日,吉林省成功参加了新世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成就展,展示了10年来吉林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和丰富经验。回良玉副总理亲临吉林省展区参观指导,王守臣副省长参加成就展,吉林省展区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组织参与奖。吉林省推选的11家先进单位和3名扶贫开发系统先进个人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
【两项制度】 总结推广2010年的先行试点经验,在先行两个县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了吉林省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试点工作。2011年10月,举办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办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学习解读了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方案,部署了全省扶贫统计监测基期调查相关工作。
【扶贫培训】 坚持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为核心,认真做好“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在大安市和通榆县两个试点县(市),把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劳动力全部纳入培训计划,突出实用技能培训,强化培训质量。对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主要以中长期培训为主,对青壮年贫困劳动力主要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对贫困劳动力培训费用实行直补形式。2011年,培训转移贫困劳动力2.2万人,90%实现了就业。全省共有80人参加了国家组织的扶贫干部培训班。
【产业扶贫】 坚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谋划产业化扶贫,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引导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与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科技扶贫等有机结合,促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发挥了规模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实行对扶贫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进退机制,加大对带动能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的政策和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扶贫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社会扶贫】 制定了《吉林省2011—2015年定点扶贫和省级领导包保实施方案》,确定中、省直单位和省级领导包保贫困县、贫困村,明确了帮扶任务和要求,充分发挥省级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和各行业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各类定点扶贫资源与当地扶贫开发规划相结合、与扶贫对象的需求相结合、与相关扶贫资源相结合。各帮扶单位全年直接投入1568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2132万元,帮助上项目50个,帮助引进人才40名,引进技术31项,举办培训班57期,共培训3420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230人次,资助贫困学生89名。社会扶贫对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扶贫调研】 按照吉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的安排部署,由省发改委(扶贫办)牵头与省委财经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3个调研组,于2011年8月至9月对9个市(州)、14个县(市)、22个村(屯)进行了扶贫开发工作调研,针对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吉林省普惠性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情况以及吉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致贫因素及对策措施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一个综合性调研报告和三个专题报告,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和省政府分管领导。通过调研总结了吉林省过去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扶贫宣传】 2011年,吉林省扶贫宣传工作紧紧依托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围绕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化扶贫以及定点扶贫等主要工作,宣传报道吉林省过去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做法。大力弘扬在扶贫事业中勇于吃苦、勤于工作、甘于奉献、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社会营造了一个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主要措施】 一是全力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抓好西部干旱盐碱沙化地区和东部高寒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综合治理。对片区采取倾斜政策,通过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规划,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在交通、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民生工程,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两个片区的困难状况。二是培育和扶持一批特色产业扶贫开发项目,推进产业化扶贫。用“三化”统筹协调发展的理念谋划扶贫产业发展。在西部干旱盐碱沙化贫困地区重点支持发展以油料、杂粮杂豆及肉羊、绒毛羊、草原红牛等种养业项目。在东部高寒山区重点支持发展以高油高蛋白大豆、中药材、经济动物、食用菌、长白山山珍食品和延边黄牛、蜜蜂、野猪等为主的产业项目。鼓励和引导贫困地区依托当地资源条件发展产业项目,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加合作社、带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大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县有支柱产业的发展格局。重点在两个片区开展特色产业项目建设,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早日实现脱贫。三是继续抓好整村推进跃升工作。2012年再启动实施2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加大整合资源力度,集中投入,合力推进,实现推进一个村、脱贫一个村、长远致富一个村。四是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工作力度。发挥行业和部门作用,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着力推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合各行业部门资金,集中资源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倾斜。启动和组织新一轮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帮扶合力。五是抓好各项试点工作。继续做好实施连片开发的收尾工作,争取国家奖补资金。稳健推进彩票公益金、贫困村互助金、科技扶贫等试点工作,并向国家积极争取扩大吉林省试点范围。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