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扶贫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工作会议的精神,全面总结和回顾“十一五”期间扶贫培训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研究未来十年扶贫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讨论《“十二五”时期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和《2011—2015年雨露计划工作指导意见》。办党组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小建主任做出专门批示,对会议提出明确要求。政策法规司和培训中心做了认真的筹备工作。我原来计划全程参与会议,最后做总结讲话。但是由于办党组统一安排春节前到贫困地区的慰问活动,所以先谈几点意见。

      一、 深刻认识新阶段扶贫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

      春节临近,从北京到各地扶贫办,各项工作任务都非常繁重,我们下决心召开这次会议,是因为培训工作(包括干部培训和雨露计划),在未来十年扶贫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早做准备,提前安排。

      (一)抓好扶贫培训,是完成新十年扶贫工作任务的需要

      今年是新十年扶贫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们正在根据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全面总结《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老纲要)经验,抓紧推进《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新纲要)的出台,并指导各省编制“十二五”扶贫工作的专项规划。目前,新纲要和相关专题的送审稿已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会签,提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进行讨论;各专项规划也在积极编制中。

      未来十年扶贫开发工作,要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要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提高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更加注重解决连片特困地区贫困问题,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目标,对贫困地区党政干部、扶贫系统干部、各部门参与扶贫事业的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扶贫业务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扶贫工作不仅需要热爱扶贫、作风务实、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的干部,更需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业务熟练、能够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干部;不仅需要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更需要善谋事、会成事的干部;不仅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干部,而且需要有扎实理论功底的干部。按照这个标准衡量,目前扶贫系统的干部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通过培训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长才干,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形势任务的需要。

      (二)抓好扶贫培训,是提高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

      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的“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新纲要重申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合作组织的成长,只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技能、技术和管理知识,就难以靠自身的力量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因此,有必要对雨露计划的实施方式进行改革,瞄准对象,提高素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满足国家建设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

      (三)抓好扶贫培训,是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全国扶贫开发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需要

      按照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部署,为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的要求,我办在12月21日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期间,对扶贫系统的人才工作做出安排,并拟下发《全国扶贫开发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明确未来扶贫开发人才建设的重点有两大方面:一是从事扶贫开发事业的各类人才,包括党政干部、专业技术骨干、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以及志愿者服务队伍;二是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包括基层组织负责人、农村实用人才、扶贫项目管理人员等。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靠引进,更多的靠培养。扶贫培训正是培养贫困地区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因此,扶贫系统的广大干部必须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十年扶贫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从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现状深刻认识扶贫培训工作的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切实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把扶贫培训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抓出实效。

      二、 着力提高扶贫干部培训工作水平

      这次会议要讨论的第一个文件是《“十二五”期间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研究干部培训问题。

      (一)扶贫干部培训始终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扶贫干部培训。当时的主要做法是以会代训,组织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干部到东部发达地区,增长见识,开阔思路,更新观念。九十年代初期,配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中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国务院扶贫办成立了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开展过扶贫政策、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和企业管理等专项培训;九十年代后期的培训主要做法是典型引路,现场培训,相继推广巴中、黄冈、商洛等地扶贫的成功经验做法。老纲要实施以来,扶贫干部培训已经成为扶贫工作的常规任务,每年都列入办里的重点工作计划。

      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始终得到中组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主要方式是配合五年计划的实施,由三个部门联合下发贫困地区干部培训规划,中组部协助调干,财政部安排资金,扶贫办组织实施。各地扶贫部门也比照中央的做法,积极开展了干部培训工作。

      (二)“十一五”期间扶贫干部培训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们始终把扶贫干部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先导性工程,摆在突出位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财政部门大力支持,扶贫部门认真实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充分发挥作用,贫困地区干部积极参与,扶贫干部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做出了积极贡献。据初步统计,全国扶贫系统共培训各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扶贫系统干部、贫困村基层干部和帮扶干部等共约275万人次,其中我办直接组织培训1.29万人次;投入培训资金近11亿元,其中中央投入3000万元。

      干部培训对促进扶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先是提高了干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扶贫开发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了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是提高了干部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了素质,增强了本领。第三是开阔了思路,更新了观念,促进扶贫工作的改革创新。四是交流学习了先进经验和典型,促进各项工作提高水平。根据培训中心所做的千人调研问卷统计,干部培训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同时,扶贫培训工作的水平不断提高,方式不断创新,内容不断丰富。一是探索分区培训。将具有共同自然地理特征的省区市集中培训,研究具有共同特点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二是开展研修式培训,举办时间稍长的中青年骨干班,引入了案例教学,举办学员论坛,加重研讨的氛围。三是举办省办主任高级研修班,采取走读调研等新的培训形式,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问题进行会诊。这些创新方式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

      回顾“十一五”扶贫干部培训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机构能力不足。一个完备培训机构应该有培训场所、师资队伍、专用教材和课程设置,这在绝大多数省区市是不具备的。扶贫系统的培训机构理论研究能力有待于提高,缺乏统一的基础性培训教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二是规范管理不严。干部培训应该有规范的操作程序,包括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规划设计、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目前培训工作的注意力多在培训班组织实施方面,其他几个环节都不够完善。三是对全国扶贫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总结推广不够。发现典型、总结提升、培训推广是扶贫培训工作的重要方式,是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培训的基本手段,“十一五”期间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多。

      (三)“十二五”期间扶贫干部培训工作的初步考虑

      为了进一步搞好“十二五”期间的干部培训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办就组织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包括对600名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着手制定《“十二五”时期全国贫困地区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办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多次听取汇报。政策法规司和培训中心也先后召开过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座谈会,听取地方的意见。目前形成的讨论稿,已经多次修改,正在征求中组部和财政部意见。今天政策法规司还要对这个规划做具体说明,希望大家在讨论过程中,从工作实际出发,充分发表意见,便于我们丰富完善。我在这里不具体讲规划,而是重点讲讲对“十二五”干部培训改革创新的一些考虑。

      总体上说,“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对扶贫干部培训改革创新的力度,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培训方式、改进培训手段、提高培训效果,在拓展知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

      1、 提高扶贫培训的针对性。成人培训区别于基础教育,必须因人施教,针对培训对象个人基本素质、现有岗位需求来设计培训内容和方法。因此,要做好培训需求调查,根据需求设计培训内容,组织师资和编写教材,研究确定培训方式。要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不能简单地将培训工作视为会议,简单地安排食宿、邀请老师、组织参观。

      2、 制定扶贫培训五年规划。培训工作要服务于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和中心任务,五年要有规划,年度要有计划,通盘考虑,全面安排,分年度、分阶段实施。根据目标任务安排教材和班次,按照总体部署,考虑每期培训的具体组织。

      3、 改进扶贫培养方法手段。根据成人教育特点,培训方式应该丰富多彩,避免满堂灌。这不仅是为了提高学员的兴趣,更为了学员之间共享工作经历和经验,相互促进和提高。要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先进的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积极探索和创新培训手段,逐步发展电化教学和网络远程培训。

      4、 加强扶贫培训效果评估跟踪。要根据扶贫培训的特点,建立符合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的培训考核评估体系。在每期培训班结束后要做教学评估,主要是检验教学的效果,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要在培训结束一段时间后做追踪调查,观察培训对他们实际工作产生的影响,便于全面改进培训工作。

      5、 推进扶贫培训教材体系建设。要把扶贫作为一门专门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所取得的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农村发展和减贫理论及作法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一批高质量的扶贫培训专门教材,在编写基础性、理论性教材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对案例教材的收集、整理。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形成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需要的优秀扶贫教材。

      6、 整合扶贫培训资源。一方面,要整合扶贫系统内部资源,各省扶贫培训机构之间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国务院扶贫办培训中心要加强在全国扶贫培训系统内的协调和组织,在培训指导、教材建设、送教上门、师资共享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系统外的资源,主动与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联系与合作,利用他们在理论研究和师资的优势,提高扶贫培训效果和质量。今年,在中组部的支持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合作,同时,要加强与苏州农村干部学院、深圳经理进修学院等东部干部培训机构的合作,发挥他们在干部培训方面的优势。

      要从以上六个方面全面提升干部培训工作,必须加强扶贫培训系统的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要突出对培训者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从长远看,扶贫培训系统应该有一支政策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工作作风顽强的管理队伍,有一支具备专业知识、掌握培训手段、热心服务学员的师资队伍。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就可以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开发成熟的培训课程,满足培训工作的基本需要。

      三、 全面改进完善雨露计划

      这次会议要讨论的第二个文件是《2011—2015年雨露计划工作指导意见》。讨论稿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也有需要完善、补充的空间。我们将根据大家在讨论中提出的意见,进一步修改。下面,我讲一下今后对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基本考虑。

      (一)雨露计划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受自然条件制约外,人口素质不高也是致贫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扶贫开发之初,中央就提出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通过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进而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非农产业转移,这是多年来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经验。“三西”农业建设就曾提出“有水路走水路,没水路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谋出路”的口号,“另谋出路”主要指的就是转移就业。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把“积极稳妥扩大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随着国家产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目标的提出,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任务更加迫在眉睫。到2004年,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雨露计划,旨在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提高收入,摆脱贫困。

      雨露计划是目前各项扶贫措施中,直接面向和支持贫困劳动力的专项扶贫措施,也是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竞争力,增收能力,增加现金收入最快捷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时期,中央和地方共投入培训资金 46.66亿元。其中,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4.29亿元,占培训资金的73.49%;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资金6.85亿元,占14.68%;产业骨干和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培训资金2.2亿元,占4.71%。在培训规模上,完成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培训641.71万人,占目标任务的128.3%,转移率达到90%以上;产业开发骨干和创业培训24.4万人次,占目标任务的229.3%;完成实用技术培训706.81万人次。

      雨露计划的成效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一是对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贡献突出。抽样调查显示,经过雨露计划转移培训后就业学员月收入平均在1500元左右,人均年务工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与自发转移就业的农民工相比,平均月收入高400元左右。二是有效地提高了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数以百万计的农村贫困人口因为掌握了一技之长而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或外出就业,增收脱贫,或回乡创业,造福乡里,同时促进了农村贫困人口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探索出了一条财政扶贫资金直补到人的新路子。财政部曾经组织过“财政扶贫资金投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雨露计划对于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作用直接,成效显著。

      雨露计划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从培训工作管理看,一是各省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从认识程度到操作方式,管理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二是一些省份资金投入明显不足,造成或覆盖率低,或补助标准低,满足不了培训需求。三是有些地方补贴资金偏离目标人群。由于个别地方建档立卡工作不完善,雨露计划补贴对象的确定不得不以乡(镇)、村推荐为手段,致使资金流失。四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专项扶贫培训资金与部门扶贫培训资金没有形成合力,甚至出现“挤出效应”,剥夺了当地贫困人口享受普惠制培训补助的机会。五是一些地方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上存在漏洞,甚至出现个别学校套取财政资金现象。从培训能力看,由于扶贫系统自身缺乏培训院校,无论是转移培训还是农业技术培训大多都委托教育、人保、农业等部门或民办院校开展,由此带来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学时间较短的培训,引导性培训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帮助不大,很难实现稳定就业。其次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职教机构教学水平总体较低,实训条件普遍较差,与东部地区用工单位存在很大差距,造成学员就业竞争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的先天不足。第三是农业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的水平和质量不高,不适应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需要。

      (二)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情况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与财政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去年在中西部9个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基础比较好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启动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以促进即将踏入社会的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稳定就业为目的,对就读中、高职和一年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的贫困家庭子女,在享受国家其他补助政策的基础上,每人每学年再补助1000元。

      从对各试点跟踪调研情况看,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各方反映良好,受到了试点县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大家认为,这项试点是扶贫资金使用方式的重要改革与创新,有利于提高扶贫资金的瞄准程度,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有利于提高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素质,可促进稳定解决就业和增收问题;有利于统筹使用不同部门支持职业教育的资源,为国家建设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经反复研究并商财政部同意,2011年拟继续开展试点:

      1、 扩大试点规模。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将试点县扩大到100个(包括现有9个试点县)。试点范围仍在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适当倾斜。参与试点的前提是已完成两项制度衔接建档立卡工作,基础扎实、数据齐全。试点县的选择考虑采用竞争入围的方式,由重点县提出申请,由各省(区市)扶贫办初审汇总后报我办,我办根据各地工作基础和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情况安排各省试点县指标。

      2、 提高补助标准。将试点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学年每人1500元,第一学期700元,第二学期800元。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补助标准,补助资金的高出部分由地方承担。

      3、 开展异地就业培训。以东西扶贫对口帮扶为基础,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选送中西部贫困家庭子女到东部相对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并在接受培训地就业。最近我办已批准贵州、深圳合作开展的“黔深雨露直通车”试点项目。

      (三)全面改进完善雨露计划的总体考虑

      雨露计划的改革不能只局限在实施方式方面。今年,在政策法规司的指导下,培训中心为雨露计划的全面改革开展了大量调研,先后召开多次座谈会,今天提交会议的《2011—2015年雨露计划工作指导意见(讨论稿)》就是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的。这个指导意见基础不错,但总的看还是粗线条的,需要继续讨论、修改、完善。在此我先讲讲对这项工作的总体考虑。

      1、 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和任务。2004年以来,雨露计划最主要的培训方式是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根据新形势、任务的要求,初步考虑未来十年雨露计划的培训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对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实施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即以促进就业为核心,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后,继续接受高、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一年以上技能培训。这项工作应放在今后雨露计划实施工作的首要位置。(2)对农村留守贫困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对成年劳动力实施中短期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4)农业产业化发展急需人才培训。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村经纪人。

      2、 继续改革雨露计划管理方式。过去雨露计划的主要管理方式是扶贫系统逐级认定培训基地,财政扶贫资金主要通过委托基地办班的方式支付。今后要进行彻底改革,取消认定培训基地和对基地给予补助的做法,对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直接补助到家庭。其他三类培训,逐渐转向采用培训券方式,我们推荐有资质的教育、培训机构,学员根据需求自主选择院校和专业。最终目的是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目标瞄准和使用效果。

      3、 充分利用两项制度衔接试点的成果。劳动力培训中反映最大的问题是目标不准,扶贫资源漏出。出现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基础不好,工作中只好粗放管理,满足于资金能到重点县、贫困村就算达到目的,真正的贫困人口有时反而得不到扶持。目前,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已在全国689个县展开,其中重点县464个。这为各项扶贫措施瞄准贫困户奠定了基础。凡是已经完成贫困人口识别的县,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开展的劳动力培训项目只能以识别出来的贫困户为对象。没有完成识别的地方,要加快工作进度。

      4、 积极探索农业实用技术、产业发展和创业培训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期间,雨露计划的重点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留守贫困劳动力的农业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各地做的不少工作,也有不少好的经验。但总体上讲,这方面强调的不够,培训质量和效果不高。“十二五”期间,我们不但要重视继续做好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和非农就业,也要下功夫抓好留守劳动力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这方面的潜力很大,一项新技术的利用、一种新品种的推广,对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也有很大的作用。各地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规划,挑选一批适合当地的新技术、新品种进行推广运用。其中特别要重视培育发展减灾防灾避灾产业。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保证贫困农户受益。对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的培训重点在于培训后如何带动贫困农户的发展上。

      四、 进一步做好扶贫培训工作的几点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央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扶贫培训工作,无论是干部培训和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是对中央要求的最好响应。下面,我对做好扶贫培训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省(区、市)扶贫办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和业务处室,强化管理和协调工作力度。要把扶贫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扶贫开发总体规划和责任目标考核体系,明确目标责任,加强工作力量,采取得力措施,常抓不懈,确保扶贫培训的各项工作目标和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要建立培训工作督导检查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和统计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工作成效,把功夫下到平时,发现问题,即时调整、解决。

      (二)理清思路,全面规划。全国“十二五”干部培训规划和雨露计划指导意见虽然已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但正式出台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这两份文件的出台必须以新纲要的颁布为前提,而新纲要目前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履行审批程序后才能正式颁布实施。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各省(区、市)办回去后可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及早准备,着手制定本省(区、市)的干部培训方案和雨露计划实施意见。这次会上,交流了各省(区、市)“十二五”时期的干部培训和雨露计划设想,各省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思路调整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要把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的过程,作为全面动员的过程,作为推进扶贫培训工作进程的过程。要充分注意具体培训工作与其他工作的衔接,把扶贫培训纳入扶贫开发的整体中通盘考虑,不能搞成“两张皮”。要注意与组织、财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衔接,把扶贫培训办成大扶贫格局下的“大合唱”,决不能唱“独脚戏”。在制定规划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大胆探索,不断完善扶贫培训政策体系。

      (三)落实资金,加大投入。“十一五”期间,用于扶贫培训的财政资金有了较大提高。但总体投入水平还不够,还不能满足“十二五”时期的扶贫培训需求。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扶贫培训赋予了新的历史责任。尤其是把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把扶贫培训工作推上了更重要位置。国务院扶贫办已与财政部达成共识,决定把扶贫培训工作作为“十二五”时期中央财政投入的重要增长点,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扶贫投入,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打下良好基础。各省(区、市)也要根据工作形势的变化,逐步调整省级财政投资结构,加大投入规模,逐步建立稳定的扶贫资金增长机制,以确保扶贫培训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多方动员,密切配合。扶贫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部门多,协调难度大。要牢固树立与大扶贫格局相适应的大培训观,充分动员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扶贫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各类人才和力量,支持和参与到扶贫干部培训和雨露计划的实施工作中,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形成多方关注、多方投入,全社会合力支持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和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宣传,扩大影响。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引导工作力度,通过各类平面、网络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相关政策,推广各地人力资源开发经验,普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现代农业和致富创业基础知识,宣传和剖析创业成功范例,发布相关市场信息,动员和引导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培训的实施工作,为各项工作的实施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今年6月份,我办将举办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成就展,扶贫培训工作将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各地也要采取不同形式,加大扶贫培训宣传力度。

      (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干部队伍建设和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研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和探究其客观规律,逐步改进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工作新鲜经验,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积极开展各类有益的试点活动,认真研究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党政干部培养和贫困家庭劳动力资源开发新方式。要积极探索扶贫干部专门化培养、中青年扶贫骨干培训的新路子;要积极探索跨地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新路子,促进东西部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探索贫困劳动力就业后的岗位培训之路,扶持他们提高就业后的岗位持续发展能力。要大胆开展各类工作试点,在试点中不断总结和丰富工作经验,通过试点稳妥地将设想变成工作现实,不断丰富扶贫培训工作内涵。要注意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广泛开展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扶贫培训工作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同志们,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培训工作,加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开发干部队伍建设,推进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进程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立足扶贫开发工作现实,紧紧围绕新纲要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为全面实现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而努力奋斗。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