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定点扶贫

      【概述】  中国科学院“十一五”定点扶贫项目实施工作在前4年工作的基础上,完善了项目实施有关工程建设,统计有关数据和信息,接受中国科学院农办的验收工作。同时进一步以项目示范户为单位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为基础,做好了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科普培训教育等工作,以提高示范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达到推动整个示范区域农业生产结构目的。特别是对生态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示范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把项目示范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工程实施进行研究分析;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建设有机结合,从而取得农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社会主义的秀美山村。

      中科院的科技副职干部利用自身所长在做好研究所同地方协调与纽带工作的同时,积极为地方申请立项,争取国家、省、市开发项目等共计5425万元,帮助实施项目16个,引进技术14项。利用人才和技术资源优势,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发展设施农业】  在贵州盘县发展设施农业,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保护地蔬菜及露地蔬菜生产,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截至2010年11月,整个百车河流域已发展蔬菜种植示范户200多户,建立钢架式蔬菜大棚26座,整个流域大棚已发展近150余座,发展露地蔬菜种植8000多亩。

      在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和扩大路地蔬菜面积的同时,依靠科技,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示范基地,提高百车河流域无公害蔬菜基地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如马场村、沙坡村种植的番茄、架豆、辣椒、黄瓜等现已成为双水开发区和六盘水市区的抢手蔬菜。2010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引进蔬菜品种30余个,成功推广了千叶辣椒、黔椒5号、太空1号番茄、早春秀玉小型西瓜、黄田宝甜瓜等品种。

      果树品种上在扩大原有中华寿桃、北京33号(桃)、新川中岛(桃)、黄杏梅、黄金梨、黄花梨、红梨等的基础上2010年继续实施了低丘缓坡经果林生态建设,对土壤养分相对肥沃,有充足光热条件的低丘缓坡,有计划实施“退耕还果”,建设生态果园,截至2010年底,示范区累计建设经果林4000余亩。

      【沙区林果生产项目】  从2006年开始在内蒙古翁牛特旗玉田皋地区开展了枣树引种栽植工作,引进辽宁省朝阳市林业局的枣树苗木和绿苗栽植技术。5年来先后引进大平顶枣、铃铛枣、三星枣等3个枣树品种共计4000余株,分别栽植在玉田皋村的重点扶贫户家中,合计扶持建立家庭枣树栽植园12个,总面积达到50余亩。引种栽植的3种枣树品种全部是在辽宁朝阳地区主要栽植品种,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在引种过程中,配套引进了辽宁朝阳林业局的枣树栽植和管理技术,并聘请了朝阳市林业局长期从事枣树生产和推广工作的高级工程师王恩绪进行技术指导,生产中直接对各枣树生产扶贫户进行现场指导、解答疑难问题。

      随着枣树生产扶贫项目的逐步成熟和经济效益的逐年增加,引种栽植枣树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当地的枣树生产、增加了果品种类。引种枣树项目的成功,调动和吸引了农户发展果树生产的积极性。翁牛特旗政府和林业局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在翁牛特旗东部重点发展林果生产的决定,初步计划在3~5年内建立起万亩级的林果生产基地。作为科技扶贫项目的推广应用,应翁牛特旗政府和林业局的邀请,2010年,为翁牛特旗东部林果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了基本调查工作和技术指导,完成了相关果树生产基地的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基础调查工作,并指导建立了6000余亩的林果基地,为林果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技保障。

      林果基地建设待选土地包括16个地块,总面积约1万余亩。主要调查指标为土壤PH值、土壤全盐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并对上述3个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排序。根据上述检测过程,认为翁牛特旗多数土壤盐碱状况处于果树生产的适宜边缘,通过改良还是可以进行果树生产的。

      2010年,中国科学院指导林业局和地方单位累计建立林果生产基地3处,栽植苹果、苹果梨、枣树等果树品种,同时指导配套建立了果园防护林体系和滴灌系统,应用了各项减轻土壤盐碱危害的保护措施为内蒙古翁牛特旗东部林果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甜麻竹人工促繁技术示范项目】  根据云南省澜沧县发展河乡干湿季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通过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滴灌)等综合配套技术,实施甜麻竹人工促繁技术示范项目,促进甜麻竹早发笋,多发笋,鲜笋提早上市,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竹农产值。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为甜麻竹的丰产栽培提供示范,由此带动周围农户规模化发展甜麻竹种植300亩,亩产鲜笋1吨/年,总产量达300吨/年,总产值达150万元/年。使甜麻竹种植从常规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生产,起到小项目大作用的效益。

      【科技扶贫与生态重建】  1. 喀斯特地区扶贫与生态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了遏止生态环境退化和恢复重建生态环境,解决人民群众生存、发展问题,就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有关政策,把科技扶贫和生态重建与政府的政策、措施结合起来。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人员,在广西西北部喀斯特地区的环江县实施科技扶贫与生态重建项目中。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试验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18.7%,植被覆盖率提高26.3%;土地浸蚀减少14.6%;地表径流减少8.2 %;实施农村新能源—沼气建设后,农民人均薪炭林砍伐量减少78.9%,森林生产增加24.6 %,由此减少土地浸蚀23.8%,地表经流13.4%。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效益。

    2. 在内蒙赤峰地区,探索出沙区生态养殖模式,结合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植被建设,联合原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有限公司,以原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公司为主体,建立“公司+基地+养殖户”的养殖体系,在扶贫区重点推广了“家畜舍饲、半舍饲经营”、“绿鸟鸡草地放养”生产模式,有利的促进了沙区生态养殖业的高效发展。

      根据该地区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以改良草场—饲料加工—舍饲养殖为主要技术路线。通过对退化草场进行翻耙、播种优质牧草品种(沙打旺、紫花苜蓿)等改良措施,提高产草量。由于超载放牧及风沙侵蚀等影响,草场严重退化,有害及可食性差的草品种不断增加,年平均产草量仅为4500Kg/hm2,现有草场无法负载目前的牲畜数量,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草场质量进一步降低。为加快该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改善当地草场现状,必须进行草场改良,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并进行适当的施肥灌溉和合理管护,提高单位面积草地的产出量,以满足牲畜数量增加的需求,在建立了人工草场的基础上,又重点开展人工草场的管理和围护工作。

      通过饲草和农作物秸秆配和喂饲等方法,显著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积极联系原内蒙古草原兴发公司,利用其收购加工能力和广泛的销售渠道,解决牧民的牲畜产品销售问题,保证将成品牲畜及时出栏,相应的也降低了养殖成本,并使产品顺利转变为经济收入,为当地牧民带来较高的效益,逐渐在示范区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主导产业,带动当地生态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3. 我国农业的传统经验不仅要“藏粮于民”,还要“藏粮于地”,从粮食生产的长期发展看,还有一个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这就是加强对耕地土壤肥力的培养问题。如“养猪积肥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种植绿肥还田”、“农家积肥还田”等。在河北省滦平县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既能有效解决牧业与人争地、争粮的矛盾,通过过腹还田,还可以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劳动力培训】 

      中国科学院各示范区都把提高贫困地区人口技术与文化素质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提高干部群众的素质作为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强化人们的科技意识、培育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在近十年开展科技扶贫的同时共举办各类培训2593期,培训各类人员241024人次,各级干部11950人次,劳动技术人员26397人次,普通劳动者202677人次。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