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扶贫开发

      【概述】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干部群众努力下,青海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实抓苦干,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玉树抗震救灾和贫困村恢复重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稳定解决了19.2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90元,比2009年增长13.1%。

      【扶贫规划】  编制了《青海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及《青海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青海省易地扶贫开发规划》和《青海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综合治理规划》三个专项扶贫开发规划。

      【扶贫资金投入】  国家下达中央财政扶贫资金7.93亿元(其中:藏区扶贫开发专项资金8000万元,玉树灾后重建资金3000万元),较2009年增加1.77亿元,增幅28.8%。争取玉树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项目资金近4亿元,为灾后贫困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整村推进】  投入各类资金6.34亿元,在全省6个州(地、市)27个县的350个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扶持贫困人口67084户、29.48万人。

      【移民扶贫】  投入各类资金1.17亿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5802万元), 实施易地扶贫项目33个,搬迁安置贫困人口2626户、11415人。

      【扶贫培训】  投入资金1021.08万元,开展了“雨露计划”和贫困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826人(其中赴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参加“雨露计划  腾飞工程”培训421人);贫困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3.8万人(次)。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合作,启动了向广州开发区技工学校输送贫困学员培训就业工作。

      在泽库县组织开展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审查、核实、筛选,使500名已经在中高职技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到了每学期500元的补助政策。

      【产业化扶贫】  认定了47家第三批省级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安排资金640万元,对73家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进行了贷款贴息扶持,直接拉动银行贷款2.13亿元,间接拉动银行贷款9.77亿元。

      投入各类资金12285.66万元,在6州藏区和海东地区、西宁市18个藏族乡(镇)的78个村,启动实施了集中连片产业扶贫项目,扶持藏区贫困人口11027户、46471人。

      【综合扶贫试点】 投入各类资金1.14亿元,在西宁、海东、海西、果洛和玉树州曲玛莱县等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59个贫困村开展了“连片开发、产业带动、整体推进”综合扶贫试点项目,扶持贫困人口10224户、40517人。

      【县为单位,连片开发】  投入各类资金1.67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500万元),分别在乐都、民和、循化、同仁和贵德县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扶持贫困人口8056户,34828人。

      【互助资金试点】  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试点资金900万元,省级财政扶贫试点资金300万元,在湟中、循化、贵南、都兰、班玛、囊谦、刚察、同仁县的80个贫困村中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工作。

      【扶贫贴息贷款】  安排到户扶贫贷款贴息资金475万元(其中县级安排贴息资金25万元),引导发放到户扶贫贷款10939.8万元,扶持20个县789个贫困村的2.05万户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和餐饮等发展生产的到户项目。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  把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由泽库县扩大到了我省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投入资金1738.13万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1400万元),在15个县的21个村,实施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项目,扶持贫困人口2216户、9076人(其中扶贫低保户532户、2180人)。

      【特殊类型扶贫】  投入各类资金819.4万元,在贵德县实施了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和改善大骨节病区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为主的异地育人预防大骨节病综合扶贫试点项目,使大骨节病区217户、1118名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社会扶贫】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11个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共赴联点县考察调研81人次(其中部级4人,局级16人),选派蹲点挂职干部7人。投入帮扶资金及物资折价510万元,引进项目资金515万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24项,修缮校舍19所,资助贫困生108名,举办各类培训班28期,培训干部和技术人员64人,培训农牧民1210人次国务院扶贫办安排900万元资金,先后在泽库县实施了贫困牧民人畜饮水安全建设项目、防灾减灾青干草生产基地项目、牦牛改良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一轮省直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105家省直帮扶单位帮扶全省104个贫困村,全年共派出扶贫挂职干部99名,蹲点干部312人,考察调研1497人。各帮扶单位投入资金5817.04万元,引进资金16246.9万元,实施项目125个,修建校舍19所,资助贫困学生2271人,举办培训班166期,培训贫困农牧民群众10089人,帮助劳务输出7409人。“户帮户、一扶一”结对帮扶活动。全省36124名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结对帮扶25559户贫困户,通过捐款捐物、协调联系公益性项目等多种形式,累计投入帮扶资金(含物资折价)1566.7万元。 “村企共建”活动。全省276家企业结对帮扶361个贫困村,企业投入帮扶项目资金和物资折价1488.5万元,提供担保帮助解决贷款860万元。省垣各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全年投入资金678.18万元(其中捐款12.1万元,捐物折价666.08万元),引进项目资金218.1万元,修缮校舍4所,资助贫困生242人次。慈善组织扶贫协作。全国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向玉树灾区和大通、乐都、同仁县捐赠学爱心包裹75137个,总价值达1296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了 “中国全民健康扶贫工程”,在湟中、民和县开展了乙肝救助项目,累计投入155.8万元,为27379名贫困群众免费进行了肝病普查,为1235名患病群众免费发放了药品。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为省博物馆捐赠了45幅价值1800万元的书画作品。

      【灾后恢复重建】  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积极组织抗震救灾,先后募集救灾款物1.99亿元。编制了《玉树地震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国家安排在扶贫开发方面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玉树州6县14个乡(镇)53个已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恢复重建和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引进社会扶贫开发重建资金2.7亿元,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0479.64万元,用于贫困村产业发展和灾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扶贫基金会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蔬菜温棚项目已全部完工并开始发挥效益,投资300万元援建的甘达村组建运输队项目已启动,“情系玉树”救灾生活补助资金500万元发放工作全面完成;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投资700万元援建禅古村组建运输队和石料场扩建项目已全部建成,当年该村收入达到450万元;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员企业投资近1亿元援建玉树地震灾区结古镇主要街道和社区LED路灯项目已落实。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