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定点扶贫

      【概况】  1998年10月,按照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国家文物局确定甘肃省秦安县为定点帮扶县。1998年10月至2005年12月,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国家文物局在秦安县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甘肃省扶贫办的协调下,自2006年1月起,国家文物局帮扶工作又拓展到由甘肃省武山县。在国务院扶贫办和甘肃省扶贫办的指导和帮助下,发挥部门优势,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做好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秦安县、武山县均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部,境内山壑纵横,气候干燥,资源贫瘠,十年九旱,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建设滞后,是国家重点扶贫县。特别是这2个县都位于古丝绸之路要塞,保存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秦安县现保存有大地湾遗址、兴国寺和秦安文庙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山县保存有水帘洞、木梯寺石窟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由于年久失修,加之贫困地区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足,这些古建筑、古遗址、古石窟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文物保护任务艰巨而繁重。在调研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发挥部门优势,确定从保护抢救当地文化遗产资源入手,带动旅游业发展,并在各方面给予支持,促进秦安县、武山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帮助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脱贫致富的帮扶工作思路。

      10年来,国家文物局共向2个帮扶县投入资金2300万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秦安、武山人民,为当地群众尽快走上富裕之路。

      【定点扶贫工作措施】  自1998年以来,局党组把定点扶贫当做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一是及时成立国家文物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亲自任组长,局党组成员、各位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相关司、室主要领导参加扶贫的组织领导,机关党委承担扶贫具体联络事项,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把帮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局务会议每年都要听取帮扶工作汇报,研究帮扶工作具体安排,在工作上支持,在经费上倾斜;三是选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勇于吃苦的干部到秦安县、武山县挂职锻炼,但任副县长,支援地方工作。

      原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现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以及局党组全体成员都多次深入秦安、武山县考察调研,走乡串户,访贫问苦,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体研究落实治穷致富项目,指导文物保护工作。

      【兴国寺维修和博物馆建设工程项目】兴国寺,位于秦安县城,创建于元至顺年间(1330~1332),主体建筑般若殿保留明显的元代特征,为甘肃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9月至2001年元月,国家文物局投资220余万元对该寺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再现了历史原貌。在维修兴国寺的同时,投资120万元,新建博物馆1座,为仿古建筑,占地1700平方米(合2.6亩),设有完善的展厅、文物库房。同时投资150万元,为兴国寺和博物馆配置了先进的安防设施和消防、避雷系统,确保文物安全。

      【秦安历史文物精品展项目】国家文物局投入45万元,推出“成纪八千年——秦安历史文物精品展”,展示了秦安出土和馆藏文物,传授文物知识和古代文化,激发人们爱秦安、爱家乡的热情,更好地投身到发展秦安、振兴秦安的建设中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资40万元,完善文物库房设施建设,并投资38万元用于征集文物和馆藏物修复项目。

      【秦安博文希望小学项目援建】  秦安县兴国寺维修工程涉及原占有寺内建筑的秦安县兴国镇第四小学搬迁问题。国家文物局在局系统各单位筹资140万元,援建1所希望小学。该学校已于2001年竣工,建筑面积4382平方米,设有40个教室,命名为博文希望小学。国家文物局还资助5万元的图书、仪器和体育器材,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

      【大地湾遗址保护和规划项目】  位于秦安县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重视大地湾遗址保护工作,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大遗址保护的重点项目,并拨付专款30万元,用于大地湾遗址综合保护规划的编制。《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综合保护规划》已于2002年编制完成,大地湾史前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资金也已100万元。

      【文庙大成殿维修工程】  大成殿是秦安县又一处创建年代早、保存年代长、保存状况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其梁枋构件上的明代彩画十分精美而保存较完好,由于多年来缺乏维修,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梁架歪闪脱榫,衬砖风化掉落,部分彩画正在起甲、脱落,鸟类粪便污染较为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2003年,我局将秦安文庙大成殿维修工程定为重点帮扶项目之一,安排特批资金80万元,完成地基加固、梁架拨正、墙体砌筑及琉璃件定制等,使大成殿得到妥善的保护修复。

      【堡子坪遗址考古发掘项目】  位于秦安县境内的堡子坪遗址位于属仰韶至齐家文化遗存。1965年在该遗址征集到玉铖、玉琮、玉壁、玉环等精美玉器10余件,以及仰韶至齐家文化的石刀、石斧、研磨器、制罐工具、陶罐、钵、鬲等文物20余件。我局批准堡子坪遗址的发掘报告,支持经费10万元,协调安排甘肃省文物局组织发掘抢救。

      【秦安县文博信息化建设项目】  国家文物局拨付10万元,帮助秦安县启动了文博信息化建设工程。对476件三级以上馆藏珍贵文物建立了藏品档案,并完成了三级以上珍贵文物数据、影像等个性资料的电脑录入工作,使县博物馆的文物管理向信息化、科学化迈进。

      【秦安县城规划修编工作】  2003年,国家文物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专家到秦安考察,编制了《秦安县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提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区的秦安县城将发展成为以商贸、旅游业为特色,工业发达的中等城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和带动力提升,最终实现撤县设市的目标。同时,针对秦安县饮水资源较差情况,国家文物局投资100万元,支持该县勘探寻找新水源,解决居民用水问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帘洞石窟、木梯寺石窟和省保单位官寺维修保护、博物馆建设项目。位于武山县的水帘洞石窟群和木梯寺石窟,始凿于北朝时期,唐、五代、宋、金、元和清代历有修绘,现保存有大量的塑像、浮雕、悬塑和壁画等。其延续时间长(约1500年),内容丰富复杂,是研究我国古代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生活状况的珍贵资料。目前水帘洞的维修保护规划通过了专家论证,维修保护工作全面展开。木梯寺已经完成地质调查和实地测绘,进入维修保护规划制作阶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官寺的维修保护规划及方案、图纸以及县博物馆的建设方案及图纸已经完成,现正在进行专家论证。武山县扶贫的文物保护项目资金到2008年已落实300万元。后续经费将随工程进展逐步到位。

      【武山县文博希望小学项目实施】  200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30万元援建甘肃武山温泉乡棋盘小学。2007年4月开工,当年7月竣工。“棋盘文博希望小学”教学楼为二层,四间教室及辅助用房共400平方米,解决了5个自然村200多小学生就学问题。

      【干部挂职扶贫】国家文物局发挥帮扶县培养锻炼干部基地作用。10年来,国家文物局选派3名青年干部到秦安县、武山县挂职锻炼,担任副县长。这些干部深入基层挂职,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和理解,增长了基层工作经验,在艰苦环境下锻炼成长,思想政治、工作本领上取得进步。其中2人已经回到机关,成为中层领导干部。

      【扶贫调研】国家文物局发挥帮扶县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作用。10年来,国家文物局先后组织干部和直属单位职工180余人次到帮扶县考察调研。特别是组织党务干部、青年干部深入到贫困乡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住村民家,吃农家饭,访贫问苦,面对贫困家庭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目光,情不自禁的留下眼泪,纷纷解囊资助。大家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在实践中加深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许多青年干部感到在那里学习到劳动人民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怀,补上思想政治教育生动的一课。

      【“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国家文物局发挥帮扶县联系基层群众基地的作用。10年来,局机关和各直属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不间断地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向帮扶县捐助大量衣被、图书、文具、办公设施、教学用品、照相器材,计算机设备、汽车等。2006年机关党委、团委组织向武山县两所贫困山区学校捐赠了价值4万元图书、课堂桌椅等。2007年“三.八”妇女节,局直属机关妇委会组织机关和直属单位向武山县贫困山区妇女、儿童捐赠衣物、文具、玩具,以及28台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国家文物局)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