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扶贫

      【概况】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残联”)配合国务院扶贫办承担残疾人专项扶贫工作和河北省南皮县的定点帮扶工作。

      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2001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残联共同制定《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把残疾人扶贫纳入扶持范围,统一组织,同步实施”。各地制定的扶贫开发规划中,要把适合参加生产劳动的残疾人列为扶持对象,把残疾人扶贫开发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规划范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要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县级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并对残疾人予以特殊扶持;其它地区要结合当地情况,制定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计划,把稳定解决贫困残疾人温饱,提高收入,作为残疾人扶贫开发的重点,抓落实。

      2009年,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关于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检查验收评估工作的通知》,验收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检查《计划》任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实施成效和各项政策措施发挥作用的程度;二是对残疾人扶贫开发现状作出总结和判断;三是为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制定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  为了缓解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中央安排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由中国残联负责实施与管理。2009年度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任务总体计划6.9万户,其中中央资助中西部省1.02亿元,经济条件较好的省市如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山东、辽宁争取自筹资金,中央不再给予危房改造资金补助。

      中央对危房改造户每户补贴资金2500元,省、市、县三级财政均按1:1的比例匹配中央资金。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可以增加本地区的任务量和资金补助数额。在危房改造具体实施中要求各地强化三项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特别是危改项目实施县,领导小组发挥作用,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强化目标考核,很多省将危改项目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完善激励机制;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各级残联在项目实施中,加大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投入的监督和指导,进行跟踪问效和检查验收。据统计2009年残疾人危房改造完成101959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使无房危房的贫困残疾人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有所稳,解决这部分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增强残疾人生活的信心,对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了推动作用。

      【康复扶贫贷款】  康复扶贫贷款是国家为解决贫困残疾人温饱而安排的专项信贷资金,用于扶持农村残疾人贫困户从事有助于直接解决温饱的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和家庭副业,主要以“小额信贷”的方式直接扶持到残疾人贫困户。

      2009年康复扶贫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3000万元,引导康复扶贫贷款计划8亿元。康复扶贫贷款和贴息资金直接管理权限由中央下放到省,其中发放到残疾人贫困户贷款(以下简称“到户贷款”)和贴息资金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由省(县)残联具体组织实施。在安排到省的中央财政贴息资金中,用于发放到残疾人贫困户的贷款贴息资金比例不得低于50%;到县的具体贴息资金和贴息贷款指导性计划,由各省自行确定并安排到县。中央财政在贴息期内,对到户贷款按年利率5%、项目贷款按年利率3%的标准,给予贴息。中央财政贴息一年。具体贴息期限由各省根据情况自主确定。贴息资金可采取直接或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补贴给贫困户或者项目实施单位两种方式。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贴息资金直补到户和项目实施单位。中央安排到省的贴息资金额度,将视各省上年度康复扶贫贷款发放及贴息工作绩效和当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调整。项目贷款要重点投向促进农村贫困残疾人(户)快速增收,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覆盖面大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中小型扶贫企业项目。中央不再指定专门金融机构承担康复扶贫贷款任务,任何愿意参与康复扶贫贷款工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可发放康复扶贫贴息贷款。贷款所需本金由承贷金融机构自行筹集,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管理规定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自主决定。贷款期限由金融机构视实际生产周期灵活确定。承贷金融机构在残联确定的残疾人贫困户名册和康复扶贫项目库中自主选择、独立审贷。2009年实际落实贷款规模79185万元,扶持贫困残疾人68893人。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会谈纪要》,国务院扶贫办将确保每年8亿元康复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在国家相应的扶贫政策出台前,按照责任到省、任务到省、资金到省、权力到省的原则,将财政扶贫资金向贫困残疾人适当倾斜。

      【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素质培训是提高残疾人思想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残联围绕新时期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培训。选择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方式和内容,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每个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增收技术。各级残联安排就业培训项目时,向农村残疾人予以倾斜。

      2009年中央下拨实用技术培训经费600万元,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给予了一定倾斜和照顾。年度任务目标是扶持中西部2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扶持贫困残疾人参加培训84万人次。

      【扶贫基地建设】  扶贫基地以直接安置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帮扶残疾人脱贫致富为目的,使更多的残疾人能直接得到安置、扶持和带动。依托社会资源,通过康复扶贫贷款扶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的注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有效扶持,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的整体建设。

      2009年,中国残联对于地方建设残疾人扶贫基地的数量和标准做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初步统计,地方共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4021个,扶持残疾人30万人。

      【“两项制度”衔接工作】   2009年,针对残疾人扶贫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国残联督促贫困地区残联参与两项制度衔接工作。在国家新的扶贫标准下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进行残疾分类统计,核定农村绝对贫困残疾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数量,做好农村低保、救助消除绝对贫困,扶贫开发提高收入摆脱贫困的政策衔接。研究制定和完善新阶段扩大扶贫开发工作范围,针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的有效政策措施;坚持落实农村贫困残疾人多项优惠政策和探索制定特惠政策,确保国家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户到人。

      【2010年扶贫工作展望】  我国贫困残疾人口数量大,一些地方的贫困残疾人口占到当地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残疾人贫困程度深,贫困残疾人往往是贫困人口中的最贫困者;自我发展能力弱,返贫比例高,是贫困人口中最难以脱贫的人群。目前,贫困残疾人是扶贫工作中的“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已成为整个扶贫工作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同时也是农村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切实解决好贫困残疾人的脱贫问题,才能真正确保我国扶贫工作的整体健康发展。

      1.与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进一步沟通合作,确保残疾人完全融入“大扶贫”战略。在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中协调各部门,直接参与协商到衔接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组织和制度上为保障残疾人权益不被损害而打下基础,要多方努力多渠道将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纳入扶贫开发的范围。中国残联、国务院扶贫办将会同有关部委,进行专题调研,共同研究出台对贫困残疾人的具体扶贫措施,推进和拓展残疾人扶贫工作新领域。根据《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扶贫工作的会谈纪要》,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继续纳入国家“大扶贫”格局,把农村贫困残疾人列为重点扶贫对象之一,研究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特殊扶贫政策和扶助措施;在扶贫系统扶贫对象监测体系中,对残疾人进行分类登记统计。

      选择一部分管理能力强、残疾人迫切需要发展而缺少资金的贫困村,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支持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有劳动愿望和能力的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试点工作在现有的管理机制和运作模式框架内运行。中国残联指导各省残联协调当地扶贫办落实试点工作。

      把残疾人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并在新的十年扶贫开发纲要中有重要体现。与此同时,要着手研究制定新阶段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文件。

      2.强化残疾人专项扶贫措施,提高扶贫实效。① 在农村各类建设项目,优先保障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争取政府支持,协调扶贫、财政、建设、交通、广电等有关部门,在安排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等农村建设项目时,优先将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项目实施范围,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确保同步或优先解决好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人畜饮水、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现实困难。

    ②  依托农村产业化发展,创新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其他增收项目。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符合当地实际、兼顾残疾人特点且有特色、有市场的种养加及服务业项目,吸引科研机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参与残疾人扶贫开发,积极发展残疾人“公司加农户”和订单农业,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信息、技术、销售等全程服务,提高残疾人家庭扶贫项目的质量和效益;依托产业发展,探索开展资助残疾人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通过务工、分红或土地流转收益来稳定增加贫困残疾人家庭的经济收入。

    ③  加大扶贫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做到培训1名就业1名扶持1名;残疾人培训中把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作为重要内容,选择适合残疾人特点的方式和内容,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每个参加培训的残疾人真正掌握实用增收技术。

    ④  激活残疾人服务社的功能,为残疾人扶贫开发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按照扶贫工作总体要求,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激活原有县、乡残疾人服务社功能,完善功能定位,健全服务制度,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依托残疾人服务社,及时掌握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劳动就业和生活状况,加强与农村其它专业化、社会化组织的合作,为残疾人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提供全方位协调服务。

    ⑤  发挥好康复扶贫贷款作用,扶持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摸索到户贷款和项目贷款的有效运作模式,为贫困残疾人家庭获得贷款创造条件;加强与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沟通和协调,重点研究探索残疾人到户贷款扶持种养加项目与政府目标责任制、与社会化帮扶机制的有效结合,探索推广用财政资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为风险金,解决到户贷款的担保难题,扩大到户贷款扶持面;在全国稳定扶持一批产业化带动能力强,扶持残疾人数量多、效果好的“种养加”龙头项目企业,加大康复扶贫贷款作用于产业化扶贫项目的认定管理,要督促贷款项目单位,切实履行扶助残疾人的措施。

    ⑥  加快推进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改善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居住条件。借助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有利时机,争取将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国家实施的各类农村建房项目范围,将中央补贴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和其它各类建房项目整合,加快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住房困难;要争取和配合扶贫部门,关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残疾人居住状况,对一些居住在高寒偏远地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难以进行扶贫开发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地实施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都要做到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要尊重残疾人意愿,注重房屋质量和无障碍功能,做好后续服务和保障工作;在完成建房任务同时,要继续关注危改户生产生活问题,避免发生残疾人家庭因建房而返贫的现象。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