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扶贫开发

      【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但是,在广东列车步入经济快速发展轨道的同时,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发展差距也不断拉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贫富悬殊的问题日益突出。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拉大、相对贫困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在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广东通过“智力扶贫”、“对口扶贫”、“开发扶贫”和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措施,使全省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省委书记汪洋提出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计划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的3409个贫困村,以及农村家庭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316万贫困人口进行对口帮扶,通过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综合扶贫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被帮扶的贫困人口有80%以上达到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被扶持的贫困村基本实现改变落后面貌。

      2009年,广东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为主线,积极推进“大扶贫”,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的解决,促进贫困地区基本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广东省正逐步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农村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做到应保尽保,已有160万农村贫困人口享受低保救济。

      【扶贫开发电视电话会议】  2009年6月25日,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作重要讲话,黄龙云常务副省长作工作部署,副省长李容根主持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有省、市、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军分区主要负责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乡镇主要负责人共8000多人,是历次扶贫开发会议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重要会议。会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标志着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到新阶段。

      【搬迁扶贫】  2009年广东省开展新一轮的扶贫搬迁工作。在前5年扶持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搬迁的基础上,扩大范围,扶持革命老区、石灰岩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其它地区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贫困村庄搬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扶持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对扶持搬迁范围、搬迁安置原则、补助标准、搬迁安置的相关政策、有关部门扶持政策、搬迁农户生活出路、组织领导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促进这项工作全面开展。省财政安排1800万元,扶持75条村、1800户、8300人搬迁。

      【扶贫培训】省扶贫办牵头,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做好全省智力扶贫(三年学历教育)2.24万人转移培训计划的安排,并协助落实到各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增加了转移培训计划;国家和省定11个扶贫转移培训基地进行6个月短期培训课程共培训3300人。如清远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学校根据企业用工情况,采取订单式培训;学校继续与有关企业协商用工,开展短期培训班,确保毕业学员结业后能100%就业。组织开展贫困农户种养实用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4万人次,有效提高贫困农户发展生产的劳动技能。

      【产业化扶贫】  培育发展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企业+基地+贫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截至2009年,广东省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农业龙头企业94家,带动贫困农户16.5万户。2008年户均增收2246多元,累计带动5.7万户22.8万人脱贫。各地通过推进产业化扶贫,在贫困地区农村形成一批畜牧、水果、茶叶、蔬菜、马铃薯、木薯等特色产业基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互助金试点】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关于开展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2007年至2009年,广东省扶贫办在8个县(市)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8个县(市)参加互助资金组织的农户3768户,互助资金总规模为1856.485万元,累计发放回收1682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  2008年通行政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农村行路难问题基本解决,相当部分通自然村道路实现硬底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粤北山区和东西两翼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救助基金”,有4834万农村居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50多亿元,贫困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全面实施了农村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政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

      【农村危房改造和“大禹杯”项目建设】  根据广东省农村住房的现状,在全面核查农村危房、茅草房和泥砖房情况的基础上,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抓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标准的制定工作。2008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市厅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将“城乡住房困难户占总户数比重”列入考核重要指标之一。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广东省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核查和确认工作的通知》,拟将农村特困危房户即五保户、低收入危房户、茅草房贫困户纳入低收入住房困难户范围,要求各地做好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核查和确认工作;二是制订《广东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为原则,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要求,调动社会帮扶力量,突出以贫困户危房改造为重点,以贫困村(自然村)为实施平台,每年建成一批整村推进安居工程示范村,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新一轮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三是继续实施“大禹杯”项目。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致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统一规划,先难后易,分批治理、逐村解决”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制定总体规划,分期分批治理。把“大禹杯”项目和农村安居危房改造工程结合起来,突出把“规划到户责任到人”3409条贫困村作为“大禹杯”项目实施重点。

      【定点帮扶】  2009年底,全省3409个贫困村已开展定点帮扶对接的有3386个村,占99.3%。已有3259个帮扶单位派驻工作组到定点帮扶村开展工作,占95.6%,其中,粤东西北14个经济欠发达市负责的2002个贫困村,已落实到具体单位帮扶的有1201个村,占99.3%;已派驻扶贫工作组进驻1868个村,占93.3%,珠江三角洲7个经济发达市负责的1160个贫困村,地级市主要领导主动与被帮扶市沟通、协商,已100%开展帮扶对接,确定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资金,深圳、东莞等市制定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财政部门安排每个贫困村扶持资金50万元,已开展定点帮扶对接的有744个村,占64.1%,深圳、佛山、东莞等市已陆续派出扶贫干部进驻贫困村;负有定点帮扶任务的247个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中直驻粤单位,已有231个单位到定点帮扶的贫困村对接,占93.5%。

      【东西扶贫协作】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东西扶贫协作工作。2009年5月19~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率各有关市党政、省直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赴广西学习考察,以“务实推进泛珠合作,共同实现科学发展”为主题,出席了“广东产品广西行启动仪式”,为广货进桂“站台”推销,搭台开路。在桂期间,汪洋、黄华华分别考察了百色、河池市工业企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广东示范点,对示范点给予肯定。汪洋出席广州市支持百色起义80周年纪念项目建设资金捐赠仪式,广州市捐赠500万元,黄华华出席东莞市支持河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资金捐赠仪式,东莞市捐赠500万元。副省长佟星等前往崇左市出席凭祥友谊关工业园(广东)加工区揭牌仪式。广东省党政代表团深入广西各地学习考察好做法好经验,推动粤桂的合作交流。广东省及广州、东莞市支持广西及百色、河池市扶持资金5000多万元,其中:“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百色、河池市23条贫困村的建设;安排1000万元作为教育扶持资金。继续在广东举办3期广西扶贫管理干部培训班,有关市、县、乡镇领导170多人参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受到一致好评。深圳市帮扶贵州、珠海市帮扶重庆方面工作也在扎实推进。12月3~4日汪洋书记率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学习考察,开展粤渝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并签订两省市战略合作协议。

      【扶贫工作措施】  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在全省部署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 2009年进村入户工作全面开展。上半年,通过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0号);为推进这项全新的扶贫工程,8月19日,汪洋书记在佛山市调研时,专题听取扶贫开发情况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创新扶贫思路、创新扶贫形式、创新扶贫范畴”;10月26日,汪洋书记专题听取广东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汇报,并对今后工作作了重要指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和副省长李容根高度重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多次听取省扶贫办的工作汇报,针对2009年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意见。8月27日,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到省扶贫办调研,要求学习、领会、掌握汪洋书记在佛山市重点调研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破解当前扶贫开发难题,推动全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深入开展。11月2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副省长李容根分别作了讲话。省政府于12月22日召开全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先进工作典型经验,进一步推动工作顺利开展,为2010年开始进入全面铺开阶段做准备。

      【困难与挑战】  当前制约广东省扶贫开发工作开展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突出。截至2009年底,珠江三角洲人均GDP相当于山区的4.4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2.67:l(以农民纯收入为1)扩大为2008年的3.08:1;二是贫困面还比较大,基础设施建设还较薄弱。全省贫困村达3409个,贫困人口多,相对贫困和没有稳定脱贫的人口还有70多万户、316.5多万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主要集中在广东省粤北和东西两翼,在这片地区,残危房、土坯房达225万户,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三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懈、厌战和畏难情绪;一些地方还存在“等、靠、要”依赖思想。

      【2010年扶贫工作展望】  2010年,广东省的扶贫开发工作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从2010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14个地级市和恩平市等83个县(市、区)的3409个贫困村,以及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含1500元)以下的农户,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综合扶贫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农村人均收入2500元以上,被帮扶的贫困村基本改变落后面貌。

      1.总结成功经验,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扎实开展。一是及时掌握动态,指导工作。及时掌握各地、各扶贫单位的工作动态,公布进展情况,编好工作简报;剖析存在问题,及时解疑答难;二是适时召开会议,推动开展。全省会议、分片会议、系统会议、专题会议。做好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各市就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专题汇报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抓落实。督促各市、县、有关部门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及时落实扶贫任务的衔接工作,及时制定扶持措施。组织分片观摩,交叉检查;四是表彰扶贫先进,树立典型。表彰扶贫开发先进单位和个人等等,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声势;五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2.加强协调沟通,推进贫困村贫困户扶贫措施的有效落实。加强与各市、县、省直部门以及挂扶单位的协调、联系、沟通;整合有关资金,优先安排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大禹杯、产业化扶贫、实用技术培训、革命老区建设和扶持搬迁等专项资金,必须优先安排、扶持这些贫困村。

      3.举办各类活动,推进“帮扶活动日”活动的开展。举办各类公益活动,从2010年开始,依法设立“扶贫济困日”,在全省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集中动员全社会力量用适当形式为扶贫开发事业献爱心,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捐款,动员和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的干部职工看望扶贫对象,彰显广东先富帮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良好形象。

      4.实现扶贫开发与低保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按广东省现行政策,将农村人均纯收入1200元以下和1500元以下的贫困农户分别纳入低保救济对象和重点扶贫对象。对纳入低保范围的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农户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开展点帮扶,使他们摆脱低保,在整体上减少低保人数。要尽快核准帮扶对象,摸清贫困村、贫困户类型,因地制宜制定扶持措施。对有条件脱贫的人群,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帮助他们在两三年内脱贫。对孤寡老人、孤儿要落实好“五保”救济政策。

      5.实施考评制度,确保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目标实现。就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考评工作纳入所在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内容,实施考评。

      6.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新时期扶贫开发纲要。开展新时期扶贫开发调查研究,在指导思想上、在内容方法上、在工作要求上、在扶贫标准上,围绕“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范畴”的新思维,为动员全社会投入到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新战略提供体制、机制的支撑进行深入研究,为制定新时期“十二五”或2011~2020十年扶贫规划纲要提供理论支撑。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进一步抓好广东与广西、深圳与贵州、珠海与重庆的东西扶贫协作工作,落实好国务院扶贫办提出的“三个确保”的要求,对口帮扶资金突出用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宽领域、多形式和全方位开展进一步的全面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