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扶贫开发

      【概况】  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山西北依长城与内蒙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东屏太行与河北为邻,南部则与河南交界。地理构成大体呈一平行四边形,南北长约680公里,东西宽约380公里,总面积为15.36万平方公里,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总人口约3410.6万人。

      山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省。全省共有57个贫困县,分布在10个地级市。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5个,省定贫困县22个。全省农业人口为2319.6万,农村扶贫对象286.7万,占12.4%。这些贫困县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西部吕梁山黄土残垣沟壑区,东部太行山干石山区和北部高寒冷凉区三大区域。

      2009年,山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探索和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有效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和初冬暴雪灾害的不利影响,完成了年度扶贫开发任务。57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13元,比2008年增长6.3%。其中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1元,比2008年增长6.9%。通过实施以“三个确保”为重点的各项扶贫措施,全省57个贫困县有41.6万人脱贫,2009年底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为286.7万,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大量农民工返乡、以及特大旱灾和暴雪灾害的影响,返贫人口比2008年增加27.4万。其中,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为220.5万,返贫人口比2008年增加20.4万。

      【扶贫资金投入】  2009年,省、市、县三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达52653万元,比2008年增加22389.66万元。其中:省级42408万元,比2008年增加18050万元;市级2870万元,比2008年增加152万元;县级7375万元,比2008年增加4187.66万元。

      【整村推进】  2009年,在整村推进中把“三个确保”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通过增加资金投入、落实地方责任、强化部门合作,加强督促指导等措施,全年整合资金7.1亿元,扶持2386个革命老区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任务。

      【移民扶贫】  2009年,共安排52个县、562个村、10056户、4万人的移民扶贫搬迁任务。安排资金1.73亿元,人均补助标准4200元。其中:移民户建房补助资金1.3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3728万元。按照山西省移民扶贫工程“一年建成,两年入住,三年扫尾”的要求,全年滚动移民4万人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扶贫培训】  2009年完成转移培训6万人,实现转移就业4.8万人。继续参与了“雨露计划.腾飞工程”大型社会公益活动,从贫困地区招收488名学员,送往长沙环球职业教育集团进行免费培训并推荐就业。

      【产业化扶贫】  一是通过财政贴息方式,引导信贷资金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开发。2009年,各类金融部门共为山西省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投入项目贷款4.64亿元;省级共为4.8亿元扶贫到户贷款安排贴息资金1200万元;二是继续推动“两区(请了解什么是“两区”,在这里加个解释)”产业开发项目达产达效。“两区” 402个产业开发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339个项目投产,占项目总数的84%;221个项目达产能力80%以上,占项目总数的55%。一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教育扶贫】  安排教育扶贫专项资金500万元,通过扶贫助学方式,支持考入大中专学校、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2009年共完成对226名贫困大学生、1450名中专和技校贫困学生、1200名贫困高中生的认定资助工作。

      【片区开发试点】  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支持下,2009年,山西省新增忻州市繁峙县和大同市天镇县进行片区开发试点。全省片区开发试点县达到5个,项目总投资达到3.14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495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2729.2万元,招商引资9700万元,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折资3979.7万元。项目区覆盖10个乡镇、162个行政村(其中包括121个“三个确保”贫困村)、7.69万人。2009年增加的繁峙县和天镇县两个试点县已完成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设计,部分项目开始实施。片区开发的新扶贫模式,实现了各个渠道扶贫资源在更高平台和更大范围内的有效整合,提升了区域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水平,得到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的欢迎。

      【社会扶贫】  一是坚持开展机关定点扶贫。特别是要求3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范围内的各级工作队,全部进驻“三个确保”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初步统计,各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队共为包扶乡村解决资金6.8亿元。其中85%以上的项目资金按要求投入或辐射到整村推进村;二是组织“三支一扶”活动。与省人事厅、团省委等部门合作,选派54名高校毕业生深入到临汾、吕梁2市、15个(县)区的贫困村开展工作;三是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争取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支持,为山西省贫困地区捐赠了价值3850万元的饮水净化设备、医疗设备、校园服装和幼儿奶粉;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为汶川地震灾区学生捐赠爱心包裹活动,全省各级认捐总额达到2300万元;继续争取新加坡慈援组织支持,提供160万元人民币,组织实施了和顺县松烟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和阳高县王官屯镇人畜饮水及节水灌溉项目;引导动员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如晋城市的晋煤集团、兰花集团为贫困村落实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与农工民主党山西省委合作,组织14位医疗专家赴沁县开展扶贫义诊活动,接诊患者600余人次,受到贫困群众的好评。

      【外资扶贫】  2009年,亚行贷款山西河川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贷款正式评估,完成对外谈判和法律文件签约,前期准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总投资达15.6亿元,其中利用外资1亿美元。项目区涉及5市26县,受益人口184万人,其中贫困县12个,受益人口90多万人,2010年上半年正式启动实施。

      【扶贫工作措施】  1.把完成“三个确保”村的整村推进作为全年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山西省是“三个确保”村整村推进任务最重的省份。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君作出专门批示,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扎实推进,确保不拖全国后腿。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省级财政新增扶贫资金1.5亿元,同时通过调整资金使用结构拿出资金8000万元,省级用于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整村推进扶贫的资金达到4.9亿元;二是落实地方责任。省扶贫领导组与35个重点县签订了完成“三个确保”村整村推进《责任书》。采取任务下达到县、资金切块到县、责任落实到县、考核奖惩到县的办法,要求各县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源整合,完成好这项任务。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整合资金7.1亿元;三是建立激励机制。省扶贫办出台了《2009~2010年整村推进“三个确保”实施方案》。对各县的配套资金投入、资源整合和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月报制度,定期检查通报,年底考核奖惩;四是强化部门合作。在副省长刘维佳的指导协调下,争取各有关部门在交通水利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农林牧开发、生态修复治理、金融支农等行业项目安排上向“三个确保”贫困村重点倾斜。全年有525个“三个确保”贫困村列入部门项目规划得到扶持。

      2.把教育扶贫作为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为帮助贫困群众提高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奠定稳定脱贫致富基础,根据省长王君“要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的指示精神,启动实施了教育扶贫工作。一是安排专项资金。2009年拿出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为开展教育扶贫提供财力保障;二是明确扶持对象。将义务教育之外的考入大中专院校、高中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农村困难家庭学生作为教育扶贫对象。三是制定资助办法。根据不同类别的资助对象,分别提出相应的资助标准、资助时限和资助方式;四是严格审查认定。省扶贫办下发《关于做好贫困大学生、高中生、中职生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扶贫部门及相关学校严格把好教育扶贫对象审核认定关,确保将教育扶贫措施落到实处。全省贫困地区有2876名农村困难家庭学生成为教育扶贫的受益者。

      3.把“五个全覆盖”作为促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战略举措。省政府做出了实施“五个全覆盖”,集中力量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攻坚战的战略决策。“五个全覆盖”的工程重点在贫困地区,受益主体也是贫困群众,是山西省对行业扶贫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推动全社会力量大扶贫的重大举措,主要内容是: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2009年底,全省96%的建制村实现通水泥(油)路;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506万平米;解决了全部6948个“空白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并为2.8万个行政村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县乡卫生机构达标率87.2%,村卫生室覆盖率99%;2586个村通广播电视;解决了272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4.把深入基层调研作为强化扶贫队伍能力建设,有效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省扶贫办带头推动下,全省各级扶贫部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全年业务工作安排,省扶贫办班子成员和业务处室主要领导每人都确定自己的联系县,带头深入贫困地区调研督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抓落实。连续三年将5~6月确定为调研督查月,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联系各自承担的业务工作,深入基层调研,开展汇报演讲。2009年,围绕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扶持、实现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扶贫开发新要求,以完成“三个确保”村整村推进为重点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创新完善扶贫开发机制,提高扶贫开发质量效果等内容,组织全办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分期分批进行汇报演讲,并将优秀调研报告编印成册,下发基层指导工作。既为探索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思路,深入推进扶贫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建议,也达到锻炼提高扶贫队伍素质,转变扶贫队伍作风的良好效果。

      5.把扶贫宣传作为营造持之以恒抓紧抓好扶贫开发浓厚氛围的舆论阵地。近年来,从增强扶贫开发的软实力出发,将扶贫宣传做为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2009年,抓住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好机遇,宣传扶贫开发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宣传扶贫开发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营造出全省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一是抓好队伍建设。成立山西广播电视总台驻省扶贫办记者站,组建正处级建制的省扶贫宣传中心,召开全省扶贫宣传工作会议,从省到县强化队伍建设,配齐宣传设备,建立激励机制,为开展扶贫宣传工作创造必要条件;二是拓宽宣传渠道。在上下联动传递交流扶贫信息的同时,注重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各自优势,扩大扶贫开发的社会影响。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 2009年省扶贫办编发扶贫简报21期,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发稿83篇、市、县媒体发稿190篇;三是突出专题宣传。通过专题形式宣传山西省扶贫开发的辉煌成就、形势任务和政策措施。成功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扶贫开发大型图片展;参与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专题成就展;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与《山西日报》合作举办“和谐发展看扶贫”有奖征文活动,为扶贫开发提供了舆论支持。

      【2010年扶贫工作展望】  2010年山西省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扶持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开展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步伐。力争在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目标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制定新的十年扶贫开发规划,搞好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的有效衔接,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做好准备。全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是:扶持剩余1654个“三个确保”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移民搬迁4万人,培训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2~6万人,新资助3000名左右的贫困生完成大中专或高中学业,继续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力争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减少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20万以上。

      1.推进扶贫开发各项重点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三个确保”任务。继续把“三个确保”村整村推进作为全年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地方责任,强化资源整合,千方百计完成3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剩余1654个革命老区贫困村的整村推进任务,确保不拖全国后腿;二是深入推进移民扶贫。通过县城吸引、发展小城镇、建设中心村等形式,力争使多数移民新村达到千人左右规模,集聚发展要素,为移民群众发展后续产业创造条件;三是抓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参训学员的稳定转移就业能力。选择一批初、高中毕业生,开展针对性的学历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为贫困地区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立足在乡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扶贫骨干;四是扩大教育扶贫规模。将教育扶贫专项资金由2009年的5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 ;五是开展产业扶贫。选择确定一批省级扶贫龙头企业。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贴息、入股和协调落实银行贷款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和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在贫困村建设生产基地、明确量化扶持贫困户责任,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启动实施片区开发扶贫规划。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今后十年扶贫开发要在整村推进基础上,实施“整合资源,连片开发”的工作思路,结合制定新的十年扶贫规划,根据贫困乡村和贫困人口相对集中、产业发展条件相近、区域基础特征类似等特点,将全省57个贫困县规划为12个片区。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整合行业部门扶贫资源,组织实施全省贫困地区片区开发扶贫规划。在任务分工上,扶贫部门重点抓好片区开发规划中的产业开发和乡村干部培训、贫困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乡村致富带头人等三大培训工程;其它相关部门的资金重点用于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

      3.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着手制定新的十年扶贫开发规划。 一是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摸底调研工作。将山西省扶贫工作范围从现有57个贫困县扩大到全省115个农业县。由省统计局牵头组织力量,首先在58个非贫困县采取入户调研、收入核定、民主评议、公告公示相结合的方式,识别确认贫困群体。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档案,并把所有农村低收入人口都作为扶贫对象;二是组织开展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结合山西省实际,首先在现有22个省定贫困县开展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完善扶贫瞄准机制,落实分类扶持措施 ;三是做好2011~2020年扶贫开发规划工作,为开展新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做好准备。

      4.进一步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一是强化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按照“调整布局、创新机制、完善政策”的基本思路,将定点扶贫单位从现有的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扩大到驻地部队、科研院所、垂直管理单位和大中型国有企业 ;二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推动有关部门出台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扶贫的政策措施,结合省情特点,通过“一企(矿)帮一村、一企(矿)帮多村”的结对帮扶,组织引导煤焦、冶金等领域的民营企业家为家乡或企业所在地出钱出力,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集中投入,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三是确保外资扶贫项目实施有一个良好开局。亚行贷款山西河川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10年将正式启动实施。

      (山西省扶贫办公室)

扫描下载手机客户端

地址: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 邮编100028 电话:+86-10-84419655 传真:+86-10-84419658(电子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京ICP备2020039194号-2